笑话分类 节日笑话 语录大全 名人名言
 您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>聊斋故事>内容详情页~

考城隍_小故事

发表于 2018-11-03_12:35:00  2072阅


我姐夫的祖父宋老先生,名焘,是本县秀才,他生性耿直、品行端正、为人正直大方,很受人们的景仰并被人们尊称为宋公。

有一次采公生病了,病得昏昏沉沉的,躺在床上恍恍惚惚,忽然,他看见一个官差打扮的人牵着一匹高大的红马走进来。这人一直走近床前,作了一个揖,说:“采公,请您起身吧,我是专门过来接你到京城赶考去的。”

宋公身不由已,脑袋里迷迷糊糊的,脱口便问:“考官大人没来,怎么突然说要开考呢?另外,笔墨纸砚替我准备了没有?”官差并不答话,只是再三催他即刻启程。

宋公无奈,只得勉强挣扎着起身骑马跟那官差去了。

官差领着宋公在一条陌生的路上走着,两旁都是宋公不认识的景色。走了很多时候,他们来到一座俨然帝王居住的都城。马并没有停下来,而是接着往前走,直走进一所巍峨壮丽的府衙。

宋公抬头一看,只见正中大堂上坐着十多位衣冠楚楚、相貌威严的官员,可是自己一个也不认得;只有那赤面长须的关公,因为在庙堂多次见过塑像,倒有十分眼熟。 考场就设在大堂下,那里并排放着两张书桌、两个绣花坐墩儿,桌上笔、墨、纸、砚应有尽有。

一位秀才不知什么时候端端正正坐在那里,看样子已经等了很长时间,单等宋公来了开考。 于是宋公赶忙案走儿步过去,挨着那先到的秀才,在另一张书桌前坐了下来。

一会儿,有人给宋公和秀才发丁题,纸上写着:“一人二人,有心无心。”宋公和秀才时而拧眉苦思,时而奋笔疾书。又过了一会儿,他们便各自将写好的文章呈了上去。

堂上诸官见宋公的文章里写有“有心为善,虽善不赏;无心为恶,虽恶不罚”的妙句,相互传阅,赞叹不已。

一个帝王模样的官员随即将宋公召上殿来,高兴地对他说:“现在河南省还空缺一个城隍职位,以你的才学、品德是当之无愧的。”

宋公听说要他去当城隍,这才恍然大悟,意识到这是自己死后的魂灵来到阴曹地府。 他想到家中还有白发老母无人奉养,不觉落下泪来,向堂上诸官求告道:

“下官才疏学浅,如今受到封赏重用,自应万死不辞。 只是我还有七十多岁的老母在世,请允许我将母亲养老送终,之后任凭调用。”

帝王模样的官员见宋公如此说,即命手下稽查宋母的寿数。 一个长胡子的小官拿了一本名册,翻看一遍,回禀道:“宋母阳间寿数还有九年。”

堂上诸官你看我,我看你,委决不下。

就在这时,只见关公起身说道:“这样吧,干脆先让秀才替他干九年政务,九年以后再让他来替换秀才好了。”

帝王模样的官员点点头,转脸对宋公说:“本应让你立刻走马上任,今念你仁孝之心,准假九年。”接着,他又勉励秀才要奉公守法,清廉为官。

宋公和秀才连忙叩头谢恩,一同下殿去了。

宋公要回去了,秀才拉着他的手,一直把他送到郊外。

秀才告诉宋公,他是长山人,姓张,并赠诗一首作为临别留念。诗中有两句写的是:
有花有酒春常在,
无烛无灯夜自明。

宋公骑马回到家里,好像做了一场噩梦,突然清醒过来。 宋母听见宋公在棺材里呻吟,不觉转悲为喜,急忙走过去将儿子扶出来。 宋公半日后才会说话。

宋公病愈后,仍不忘梦中之事,托人去长山地方打听,竟真有个姓张的秀才,就是那天死去的。

九年以后,宋母果然下世了。宋公将母亲安葬完毕,痛痛快快洗了个澡,就躺进事先做好的棺材里闭上眼死去了。

宋公的岳父家,住在县城西关。 这天,忽见宋公身穿官服走来,后边还跟着很多车马、随从。 宋公来到堂上向岳父拜了一拜便走了。 岳父家的人都觉得很惊异,不知道宋公已经成了神人,派人跑到宋公的村子去打听,才知道宋公已经死了。

宋公曾与有自传,可惜后来因为战乱而散失了。这里写的仅是个大概情况。

没有了!您可以【返回网站首页】或【聊斋故事】查看更多相关笑话!
地址:https://rqxh.net/article/view.aspx?id=3549
★中国历史名画欣赏[JPG+TIF]★[返回顶部]

★推荐★

笑话大全(推荐)笑话分类>>

★ ★ 【•笑话大全小笑话网需求留言•】 服务器支持: 【阿里云七牛云